陶南村[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下轄村]

陶南村[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下轄村]

陶南村隸屬萊城區口鎮,位於口鎮西南6公里處,平原地帶,東與張家窪街道辦事處張高莊、片鎮等村接壤,西與郭陳村、劉陳村為鄰,南靠長埠嶺與方下鎮的台頭、韓官莊相望;北與陶北村緊連。村莊占地面積0.8平方公里,耕地3166畝,現有人口2801人。

村情概況

陶南村隸屬萊城區口鎮,位於口鎮西南6公里處,平原地帶,東與張家窪街道辦事處張高莊、片鎮等村接壤,西與郭陳村、劉陳村為鄰,南靠長埠嶺與方下鎮的台頭、韓官莊相望;北與陶北村緊連。村莊占地面積0.8平方公里,耕地3166畝,現有人口2801人。
陶南村與陶北村原屬一個村莊,原名陶家陳村、陶鎮。據陶、胥、趙幾家祖譜記載:始祖都是在明朝洪武年間,從冀州棗強遷來定居的。
村中姓氏有十四,其中陶、胥二家人口最多,約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,其次是趙、王、李、鄭、韓、董、黃等姓氏,其他姓氏人口較少,霍姓為坐地戶(現已無人)。村民們世代和睦相處,從不分宗族,貧富,無論是婚喪嫁聚,還是築房遷居,大家都是互幫互助親如一家。
陶南村因處於口鎮、方下、羊里三鎮的交界處,隨著歷史沿革,行政區劃也變化較多。據《萊蕪市志》載,明正德後改里為保,陶南(陶北)編為鎮裡保;清代仍為鎮裡保,後改為辛興保;民國初年陶南屬口子區;1946年,當全縣增添汶陽區,儀封區和楊莊區時,陶南(陶北)又劃歸儀封區;1958年3月又屬羊里鄉所管轄;同年10月,為羊里人民公社;直到1960年4月,撤銷羊里人民公社後,陶南又歸口鎮人民公社、口鎮辦事處、口鎮所屬至今。
陶南村在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,全村曾設兩個點,即東南點,村長胥士修。西南點,村長董立齋。與此同時村(陶南陶北)總支部書記李順章(陶北村人)發動民眾成立了28個互助組,到1955年這28個互助組合為建華初級社,後合併為陶陳村高級社,1958年,跨入人民公社,1984年農村管理體制改革,撤銷人民公社,陶南大隊隨之改名為陶南村委會。
陶南莊地處交通要道,經濟發達,集市繁華,從清朝中期到建國初期,這裡一直是從濟寧、泰安到博山的必經之路,每天推車的、挑擔的、騎馬的、坐轎的絡繹不絕,村內的“獅子口”為中心,以東西大街為主線設有食宿、客店就達十幾家,酒店、油坊、木匠鋪、點心鋪、雜貨鋪20多處,他們所起的店號、堂號是以大街南北之分,如:南店、北店、南油坊、北油坊等。早晨天不亮,店家就生火做飯,客商早起趕路,此時的大街車水馬龍,人歡馬叫好不熱鬧;夜幕降臨,客商投宿,滿街燈火通明,人聲鼎沸,一番盛騰景象,尤其每逢農曆一、六日,陶鎮大集更增添了熱鬧氣氛,賣吃的、喝的、穿的、用的比比皆是,說書的,唱戲的,打拳的,賣藝的,更讓人感到趣味盎然。
陶南人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,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,永跟黨走。村中有志之士在上世紀30年代初,就紛紛加入黨組織,到抗日戰爭時期,全村共產黨員發展到60名,解放戰爭時期達到75人,成為革命和建設的中堅力量,不畏艱難因苦,不怕流血犧牲,同敵人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,鄭覺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。1937年7月7日事變後,日本帝國主義進犯中國,為了抗日打鬼子,1939年3月,黨組織派正在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任排長的黨員鄭覺民,回口子區組織二區武裝力量。當時,陶占一任二區區長,魏佑田(冶莊人)任副區長,鄭覺民任區中隊隊長,根據地就設在陶鎮。鄭覺民才思敏捷,行步如風,當時有首民謠稱讚他和同事:“鄭覺民的腿,魏佑田的嘴,陶占一的筆”,可謂“三快”之絕。鄭覺民英勇善戰,足智多謀,指揮有方,區中隊(一半以上是陶南陶北人),在他的帶領下,南征北戰,聲東擊西,配合我主力部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,聞風喪膽。1941年初夏,鄭覺民得知駐口鎮的日偽軍去萊城的情報後,他帶領游擊隊員配合魯中軍區主力部隊打伏擊戰,先割斷敵電話線,又在公路正中挖了一個大坑,然後在港里村前的林地里部署火力,主力部隊主攻,區中隊打截擊。當敵人從垂陽河繞道向港里進發,進入我們的埋伏圈時,一陣猛烈打擊,使敵人亂了陣腳,鬼子兵急得哇哇大叫,漢奸們嚇得抱頭鼠竄。鄭覺民衝鋒在前,區中隊員集中火力,猛打猛衝,戰鬥很快結束。這一仗擊斃鬼子20多個,區中隊還活捉了一名鬼子,而且繳獲手槍、步槍若干支,還有一挺歪把子機槍。1941年6月,鄭覺民帶領鎮區中隊員打的古城一仗,打死鬼子十幾人。1940年正月十五日,日本鬼子高野率三百餘名日偽軍分三路包剿陶鎮,鄭覺民以五路迎敵,戰鬥持續一天,敵人終不能進犯陶莊鎮,損傷20多名日偽軍。1942年,這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,為了保存力量,區中隊撤離陶鎮,駐進大北山。敵人乘機而入,在陶鎮建據點,修炮樓,四個炮樓未修完,就被鄭覺民派人員燃燒,一夜全部化為灰燼。從1939年到1943年,鄭覺民指揮上百次的大小戰鬥,負重傷輕傷十餘次,但他從不膽怯,仍與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。1943年初,他因病隱蔽在家休養,3月l5日,被敵人偵知逮捕,不久被敵殺害於濟南。鄭覺民犧牲後,軍區司令員廖容標曾號召部隊向鄭覺民同志學習。
村人陶傳亮,生於1923年2月,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次年參加八路軍,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、抗美援朝。在多次戰役中英勇殺敵,全身受傷16處,立下赫赫戰功。1943年被萊蕪縣委縣政府授予“戰鬥英雄”光榮稱號,並贈其家庭“為民前鋒”英雄門匾。
1946年,在解放戰爭大動參時,陶南村有38名青年參加人民解放軍,受到縣委領導的表彰和獎勵。
1947年2月萊蕪戰役打響後,陶南村成了前線臨時包紮所和休養地,為了保護好人民子弟兵,家家戶戶騰出新房子讓解放軍住,把最好的食品給解放軍吃,精心照顧傷員。
陶南村人傑地靈,上溯明末陶氏就有“一門三將軍”之傳說,清代有“四進一舉三貞生”之美談。鄭氏家族,共有161口人,其中就有鄭覺民、鄭紹文、鄭立明、鄭立昭、鄭立公、鄭立文等人投身革命,不怕犧牲(其中四名為烈士)。建國後有鄭紹文、鄭立昭、鄭維義、鄭維福等人擔任地、市、縣級幹部。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,其家族有15人被錄取,有3人成為研究生,有3人成為大學教授,1人出國留學。
陶南能工巧匠大有人在。建國初期,趙紀增(外號趙二庚)的整骨推拿法在萊蕪境內頗有名氣;瓦工趙振芳支鍋灶,最後“一刀泥”(管灶火旺否)實為絕活;胥樹勝做的糕果香甜可口,倍受人愛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,村中經濟能人脫穎而出,成為改革開放中的弄潮兒,如:大木工董來生,創辦高級家具廠一處,產品直銷萊城和萊鋼;商品批發戶陶可銀,固定資產50多萬元,經營占地面積1畝之多,各種商品應有盡有;種植大戶趙振安、陶新剛,承包土地幾百畝,自購拖拉機、脫粒機、三輪車、抽水機等,田間管理機械化……
注重文化事業發展,這是陶南村人從古到今的優良傳統。建國以前,教育以私塾為主,新中國成立以後,陶南建有初級國小、高級國小各1處。爾後高級國小改為陶鎮完小,除本村兒童就讀,也接收陶北、郭陳村、劉陳村的學生就讀。1969年,改名陶南國小。陶南人捨得花錢辦教育,1996年,村里集體投資與村民及各界人士捐助結合的方法,建起可容納12個教學班的二層教學樓。新國小教育條件的不斷改善,使教育質量不斷提高。自1987年恢復高考制度,村中共考取大中專人數250餘名。到2002年,出國留學2名(陶可勝、鄭宏偉留學加拿大),博士生3名,研究生4名,大學教授5名。
陶南人熱愛文化、追求藝術。在清朝末年,村里就活躍著一支打擊樂隊,逢年過節,他們走上街頭,演出“跑旱船”、“花鼓羅子傘”。50年代中期,成立了業餘劇團,以萊蕪梆子為主,兼有京劇、呂劇,演出節目有《四郎探母》、《包頭山》、《平陽池》、《蘇三起解》、《王漢喜借年》等傳統節目。60年代初,演出的《紅燈記》、《沙家浜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等樣板戲,十里八鄉聞名。70年代初,改稱業餘文藝宣傳隊。1971年至1972年,由胥學增編劇,董開銀、陶福新、胥京美主演,胥日成導演的《一頁橋板》、《送良種》,分別參加了萊蕪縣農村文藝匯演,均獲得創作獎和演出獎。年近七旬的胥日成是文藝愛好者,他吹、拉、彈、唱樣樣行,1972年5月24日《大眾日報》農村版曾報導過他的文藝宣傳事跡。
陶南人有著較強的經濟意識。建國以後,迅速恢復了農業為主的經濟發展,自力更生,艱苦奮鬥,努力改善生產條件。50年代末,在村東建起蓄水5萬多立方米的塘壩一座;60年代末至70年代,先後建起了果園、菜園、養豬場,並辦起了磚瓦窯、粉皮坊、豆腐坊、磨坊等20多個村辦副業。1974年,村人參與了造田工程。1975年“農業學大寨”期間,村人開展了“東大荒”地片1000多畝土地的治理,使這片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田。同年,還對南峪地片進行了劃片調向。1976年,開展了治理村南“泉子溝”大會戰,通過填溝、深翻、整平、挖渠配套治理,生產條件得到很大改善。

 村人注意農機推廣。1972年,購買大型拖拉機5部,小型拖拉機2部,播種機2部,建起了較標準的拖拉機站,24個生產隊都購買了汽油機,隨之又添置了脫粒機,從此全村基本實行了半機械化。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後,村民們千方百計創高產,每年向國家交售糧食30多萬公斤,成為全鎮的交糧大戶。1994年,長埠嶺地塊被列入黃淮海農業開發片,村人投工投勞,參與治理,達到路成、渠成、林成、田成方,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。村人積極打機井,由單一種植糧食開始向種植姜、蒜等經濟作物轉變。2001年,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建立後,組織新打井25眼,蒜姜面積增加到2000餘畝,被市委、市政府評為“農業結構調整先進村”,成為全鎮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單位。硬化、整修、新修道路6條,改善了村容村貌。該村曾被口鎮黨委、政府評為紅旗文明村。
陶南有著開拓創新精神,在黨的領導下,正積極奔向小康村。

人文自然

陶南村坐落於泰萊平原東部,物產豐富。村東有一大灣,名日“藕荷灣”,占地約100餘畝,鑲嵌在陶南村東。相傳此灣為“九龍江”江底,春秋戰國期間,吳國大將伍子胥打馬過江就從此經過,南岸原立石碑一塊,高約1.2米,寬0.6米,厚0.15米,雖歷經滄桑,上書“九龍江口”四個大字仍清晰可辨。藕荷灣景色迷人,春天,灣水清澈,波光粼粼,魚兒在水中追逐,嫩綠的藕芽剛剛鑽出水面,就像一支支令箭。此時正是垂釣的好時機。夏日滿灣荷葉伸出水面,形似圓盤,大如傘蓋,荷花從碧綠的荷葉中探出頭來婷婷玉立,潔白無瑕,岸邊柔柳輕風,碧草如茵,真可謂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灣碧玉一塘魚”。金秋蓮藕成熟,準備上市,這時村里就找來技術員進行采藕,一采就是一個多月。看吧,一支支又粗又大的藕從技術員腳下踩出來,潔白細嫩,嘗一口甜脆無渣,推到集市上,倍受顧客青睞,有人編出順口溜:“陶北山藥陶南藕,哪個集上不用愁。”在藕荷灣南面人口處,建有一座石拱橋,叫雪花橋,橋身全部由方石條構成。橋高6米,橋面寬4米,平整光滑,是人們常來遊玩的好去處。傳說這座橋為清朝乾隆年間所建修,建時正值陽春三月,可是當橋竣工時卻飄起雪花,人們根據雪花這一吉祥物起名雪花橋,20世紀60年代進行了一次較大維修,使這座古橋巍然聳立。村西是通往萊蕪的交通大動脈鄉河路,過往車輛川流不息,路兩邊高樓林立,店鋪、館、所一個挨著一個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